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中国减持257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量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 这场无声的金融博弈,正悄然改变中美力量的平衡。
2025年9月,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披露,中国7月再次减持257亿美元美债。
中国的美债持仓已经降至7307亿美元,不足2013年峰值时期1.3万亿美元的三分之二,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
三年减持之路,中国美债持仓大幅缩水
数据显示,自2022年4月持仓量跌破1万亿美元大关以来,中国便开启了持续性减持模式。
2022年累计减持1732亿美元,2023年减少508亿美元,2024年则削减了573亿美元。 进入2025年,这一步伐明显加快。
2025年前7个月,中国美债持仓呈现“增减持交替、减持为主”态势。 1月增持18亿美元,2月增持235亿美元,3月至5月分别减持189亿、82亿和9亿美元,6月小幅增持1亿美元,7月则大幅减持257亿美元。
美债风险加剧,中国战略调整外汇储备
美国财政状况确实令人担忧,美债总额已超34万亿美元,赤字不断扩大。 每年仅债务利息支出就高达1万亿美元,连美联储都承认“债务可持续性成问题”。
特朗普政府通过的“大美丽法案”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为美国联邦政府额外增加2万亿美元负债。 这种债务“雪球”越滚越大,让美债的性价比大打折扣。
特朗普政府对外加税、对内减税和扩大支出的政策组合,加上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使美元信用严重受损。
黄金储备增加,中国优化外汇储备结构
在中国减持美债的同时,另一项资产的增持尤为突出,黄金。 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的黄金储备已攀升至7402万盎司。 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不受单边制裁的影响,能够有效对冲美元单一货币风险。
这种调整符合中国市场化的配置原则,在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的情况下,黄金价格屡创新高,各国央行普遍加大购金力度。
地缘政治因素,美元武器化加速去美元化
美元正被武器化,中国不可能继续充当“接盘侠”。 从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到制裁伊朗金融系统,美国频繁动用美元结算体系作为制裁工具。
如果今天美国可以对其他国家动用金融制裁,明天就可能轮到自己。 减持美债不仅是理性避险,更是向美国释放信号:不公平的牌桌,中国选择不玩。
中国减持美债的同时,配套措施已经在多战线展开:双边本币结算协议激增、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开放人民币结算、跨境电子支付系统CIPS扩容。
盟友被迫接盘,美债市场现结构性脆弱
面对中国的减持,美国急需寻找接盘者。 财政部数据显示,当中国减持美债的同时,英国和日本却在增持。
日本增持了38亿美元美国国债,英国则以413亿美元的惊人增幅,创下历史新高。 这种反差耐人寻味,日本过去几年减持美债比中国还狠,英国自身经济也困难重重。
这很可能不是市场行为,是政治动作。 东京金融圈明白美债风险,不敢在白宫需要资金时说“不”。 脱欧后,伦敦金融城在全球美元体系中的话语权下降,对美国的依赖反而更高。
特朗普态度转变,金融博弈见效
中国减持美债的战略正在产生明显效果。 特朗普的态度出现了戏剧性变化。
他不再高举关税大棒,而是主动释放“想延长关税暂停期”的信号,还特意强调“中美关系良好”。 这种转变发生在抛售美债消息出来后不久,时机值得玩味。
特朗普不是突然变温柔,是被现实“教育”了。 美国现在的财政状况如同一锅快烧干的汤,国债突破34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快要压垮预算。
如果中国持续减持,美债市场的信心就会受到冲击,担心其他国家跟进,引发美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金融市场的反应已经显现
美债收益率连续上涨,长期端逼近4.8%,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债供需平衡恶化的预期。
英国413亿美元的惊人增持和日本38亿美元的增持,与中国257亿美元的减持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分化是否意味着美元霸权体系正出现难以修补的裂缝?
香港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