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年,南京军区成立,许世友担任司令员,唐亮为政委,叶飞和郭化若为副司令员,张才千为参谋长,王德担任副参谋长等职位。在副司令员中,郭化若负责军事训练等事务。通常,负责军事训练的将领,在副职中排名较高,也往往受到重用。
郭化若有着丰富的背景。作为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他曾留学苏联,并因为“托派”问题被长期打压,长达六年多没有得到重用。他被分配到了军事教育部门,远离了战斗岗位。直到1938年,这一问题得到平反,郭化若才重新被调入重要岗位,但不久后,他又被调回了军事教育系统。直到解放战争时期,他才开始在华东地区的工作。从1929年参军到1946年的十几年里,郭化若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实际的作战指挥。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在军区内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从军区副司令员,转为纵队副司令员、纵队政委以及兵团政委等职务。
随着上海解放,郭化若调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并在那里工作了五年多。1955年,南京军区成立后,他才被任命为副司令员。在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工作的他,对于如何规范军事训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上任后,他首先着眼于提升军区的短板。例如,军区的射击训练水平较低,于是他组织了军、师两级的军训部门负责人进行集中训练,先是理论学习,再进行实弹射击。他还要求军训部门总结各军的经验,编写了《各军射击集训队经验总结》,并发给各军,极大地提升了军区的射击水平。
展开剩余62%1956年,南京军区在上海附近地区组织了一次集团军海岸防御的野外演习,参加演习的有上海警备区、第20军、第27军部分首长及司令部机关等单位。东海舰队、军区空军和防空军也派出了作战组参与。演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海岸防御决心的制定、组织协同、战斗保障以及第二梯队的反突击等。
演习结束后,原本应该由许世友司令员发表讲话,但他并没有发言,反而让副参谋长王德请郭化若上台讲话。这个小插曲让王德对许司令员产生了一些不满。其实,许世友和王德之间一直有一些矛盾,尤其是在关于江山岛的作战方案问题上。平时工作中,二人也常有争议。事后,许世友问王德:“你们在上海同郭化若搞什么名堂?”王德直言不讳地回道:“你太狭隘了,郭副司令非常谨慎,你这么怀疑他,怎么能做好工作?”
不过,郭化若并不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他也没有主动要求发言。从这个细节来看,司令员与副司令员之间的关系往往微妙,而与副参谋长的关系也有些紧张。王德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干部,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他总是直来直去。1958年,南京军区召开了一次以“反教条主义”为主题的党委扩大会议,会上为了发扬民主,王德贴出了针对许世友和唐亮的大字报,措辞非常严厉,这让两位军政主官感到非常尴尬。结果,王德被扣上了“反党”标签,最终被调离军队。
此时,郭化若因与王德的关系较好,认为这只是误会,便为王德求情,希望他能继续留在部队。但最终,王德还是被调离。王德向陈老总、罗帅请求留在军队,经过批评教育,才最终调整了自己的思想。王德离开军队后,郭化若也不再继续负责作战训练工作,而是开始专注于指导编写战史,逐渐被边缘化。
郭化若重新分管工作,看似是一次正常的调动,但是否受到了“反教条主义”风波的影响,也难以确证。毕竟,那个时候军队的学院、训练总监部等部门,都处于敏感位置。是否有深层的政治考量,我们不得而知。
发布于:天津市香港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