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多的是,但能带得动“传国玉玺”的,千年也没几个。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玉,而是一句“我受命于天”的通行证。谁有它,谁就能理直气壮地说:我说了算。
可就是这么个比“立法许可证”还重要的宝贝,到了清末民初,却突然像挖煤时掉下的安全帽一样,没人知道哪去了。
最后一次出镜,是溥仪离宫那天。之后,皇帝没了,玉玺也跟着没影儿。这下好了,连“谁继承皇位”都没人有据可考了。
这块玉,能定天下,却也能丢了王朝传国玉玺的诞生,得从秦始皇横扫六国说起。统一之后,李斯奉命操刀篆刻,用的是蓝田和氏璧这块“千古第一玉”。
八个字写得清楚:“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不是口号,是权力的符号。从此之后,谁手握玉玺,谁就有资格喊“朕”。
但这方玺,第一任主人还没热乎,就差点被“皇家自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开口第一句就问太后:“玉玺拿来。”
展开剩余83%太后不肯,直接将玉玺摔裂一角。据《后汉书》记载,裂缝处用黄金补上。从此这玉不但有了裂痕,也多了一段“金补之耻”。
东汉建立后,玉玺随即被刘秀收入囊中。可惜的是,这东西越值钱越招惦记,接下来的几百年,传国玉玺经历了“传位如传毒”的状态。
三国时期,孙坚挖洛阳城废墟,找到玉玺送给孙策。曹操听说后气炸,但也无可奈何。这段历史为玉玺增加了“井中出世”的都市传说。
再到西晋,灭吴之后,玉玺归晋武帝所有。王朝建立之初确实风光过一阵,但很快就迎来了“五胡乱华”的大动荡。
匈奴铁骑南下,石勒攻占洛阳时,据说曾强夺玉玺一用。乱世中,玉玺开始频繁失踪、再现、再失踪。到了前赵刘曜称帝时,他的玉玺自称“正统传国玉玺”,但这“正统”,真假无人再信。
南北朝时期,玉玺几乎年年换主,五十年不到,玉玺竟换了十多次手。有的是被俘虏交出,有的是被战败遗弃,有的甚至作为“求和信物”拱手相让。这种“皇权象征”被当成玩具扔来扔去,权威早已打折。
唐代之后,传国玉玺逐渐被新的皇家玺印替代,如“受命宝”“镇国之宝”。皇帝们嘴上还喊传国玉玺,心里其实早换了新宠。到了五代十国混战之时,这块曾定天下的宝玉,终于跟着一个灭国的皇帝一起没了下落。
它不是玉玺,是块走丢的灵魂五代末年,后唐灭亡,玉玺再度失踪。这次不是暂时“放错地方”,而是彻底人间蒸发。直到北宋哲宗年间,朝廷突然收到民间通报:一名农夫在陕北耕地时挖出一块“玉石带文”,质地非凡。
消息传到东京汴梁,皇帝大喜过望,立即调来大学士组成鉴定团,号称“复得传国玺”。
为了证实真实性,这枚新出土的玉玺送至太庙,由十三位学士轮番考证。可惜,结论却五花八门。
有的说是唐代仿品,有的说是王莽之物,还有大胆认定为西汉早期刻印。谁也不敢拍胸脯认这就是那块裂角补金的“老物件”。
靖康之耻后,金兵南下,宋徽宗、钦宗被掳北去,连带一车国宝一起失踪。传国玉玺这次是“被动搬家”,再度神隐。
金人虽占中原,但未见明确记载称其持有玉玺,说明这宝物或在乱军中再度遗失。南宋高宗建炎登基,不提玉玺一事,自制“建炎受命宝”,表明那东西已不可寻。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干脆自己刻了“皇帝之宝”“大明受命之宝”,对传国玉玺只字不提。他不信什么先秦遗物,更信自己打下的江山。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一头扎进古玩鉴定大潮,在故宫翻箱倒柜,终于在某库房找到一块“可疑物件”,据称为旧朝所藏之玺。
乾隆当即组织“玉玺真伪大论”,命宫廷大学士逐一分析。最终得到的结论是:“篆刻不合秦制,玉材亦非蓝田所出。”
更尴尬的是,这块所谓“传国玉玺”上的篆字,书法风格偏后期,笔画结构明显不是李斯手笔。识货人一眼看穿:这要是正品,那秦始皇的审美就太落后了。
于是这块“新晋玉玺”被束之高阁,虽然摆在宝库,但谁都知道,它的含金量不够。
乾隆说它是假的,民国却翻箱找了它一年传国玉玺最后一次“大出镜”,得追溯到清末民初。溥仪在1912年逊位后,依旧被允许留居紫禁城,并保有一部分旧朝遗物。传说中的玉玺,也在这批“皇室藏品”名单里,但无明确文物清单佐证。
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将溥仪逐出宫。当天,溥仪携妻妾仆从十余人离宫,随身带出大量金银器皿、珠宝文玩。
清点时,未发现有任何关于“传国玉玺”的记录。不久后,溥仪逃至天津张园,又迁至伪满洲国长春,始终未见有公开展示此玺的行为。
而此时的北平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早已对那块“可能存在”的玉玺动心不已。1925年至1926年间,馆内组织多次清查清宫遗物,从养心殿到珍宝馆,翻遍所有角落。
即使最终找到了四百余枚清代印玺,但“传国玉玺”依然不见踪影。
有人说被溥仪偷偷带走,有人猜被宫人调包,有流言更甚——玉玺早在八国联军入侵时被劫走,现藏于欧美某富商之手。
然而,这些说法从未有确凿文物证据。更有人从古玩市场中声称“亲眼所见”,却拿不出任何出土档案与拍卖记录。
民国政府多次尝试调查相关流向,甚至在“清室遗产追缴案”中,专门列出玉玺条目,但查无所获。1949年后,国家对故宫文物全面清点,再次确认并无传国玉玺存档。
这枚陪着中原王朝走了两千多年的权力象征,就这么在现代国家制度诞生前夜,彻底归零。它没化成灰,也没留在宫,它只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发布于:广东省香港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