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0年,随着一声枪响,上海滩上震动一时的“青帮三大亨”之一张啸林,被自己的贴身保镖林怀部当场枪杀在华格臬路的张公馆中。事后,法租界的调查结论认为这是一起“私人恩怨”引起的凶杀案,因为凶手正是张啸林身边的心腹。然而,许多人并不相信这个结论,普遍认为这背后藏着更复杂的政治秘密——有人猜测,这起刺杀其实是军统头子戴笠一手策划的。
更令人疑惑的是,张啸林死后,他的两位结拜兄弟——黄金荣与杜月笙,却都保持了异常的沉默。直到多年以后,杜月笙的小儿子杜维善才揭开了隐藏多年的真相。
---
一、三大亨的崛起
在“青帮三大亨”中,最早成名的是黄金荣。
他出身贫寒,6岁随父亲从余姚来到上海当学徒。少年时代的他调皮顽劣,不喜读书,反而常与街头流氓混在一起。后来做过裱画匠、捕快,听说法租界要招募华人巡捕,便凭着强壮的体格和当捕快的经验顺利被录取。
展开剩余86%当上巡捕后,黄金荣很快摸清了社会的门道。他利用职权四处敲诈勒索,收“地皮税”、“房屋税”,没多久便积下了可观的财富。随后他又侦破了几起大案,在法租界声名鹊起,不少江湖中人慕名来投。渐渐地,他的势力越来越大,青帮也在他手下逐渐成形。据说,当年的蒋介石也曾拜他为师。
不过,蒋介石毕竟是政界人物,无法公开与他往来。就在这时,一个后来名动上海滩的年轻人——杜月笙——出现在黄金荣身边。
---
二、杜月笙的崛起与三人结义
杜月笙少年时家境殷实,却因变故失去双亲,成为孤儿。14岁时,为了生存,他投靠青帮“通”字辈头目陈世昌,由此结识了黄金荣。黄金荣见他聪明机灵,觉得日后必有出息,便收留他做随从。
黄金荣的妻子林桂生虽貌不惊人,却心思敏锐,是帮中公认的“女中豪杰”。杜月笙深知她的重要性,刻意讨好,逐渐得到信任与提携。凭借聪明与圆滑,他很快在上海滩站稳脚跟,声望甚至超过了黄金荣。
张啸林则早在杜月笙之前就已混迹青帮,以凶狠、敢打著称,是上海滩出了名的大流氓。两人多次合作,关系极好。
有一次,杜月笙在与敌对帮派火拼中身受重伤,倒在街头无人问津,是张啸林不顾安危将他背回家,为他治伤,几乎花光积蓄。此后,杜月笙一直铭记这份恩情。
当时流传一句话:“黄金荣爱钱,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三人性格各异,但都在上海滩叱咤风云。杜月笙成势之后,并未忘恩,主动与两位兄长结为异姓兄弟。
1918年,他们三人共同创立了“三鑫公司”,以运输鸦片为名,公开经营毒品生意。依靠三人的势力,这家公司迅速发迹,十年间风头无两。然而,看似坚固的兄弟情谊,早已暗藏裂痕。
---
三、表面结盟,暗流涌动
黄金荣最早出名,却眼看杜月笙后来居上,心中难免不平。张啸林同样如此,认为自己资历最老,却被杜月笙压了一头。
杜月笙虽察觉二人心思,但仍维持表面和气,甚至将自己小儿子杜维善过继给张啸林,以示感恩。
然而,这段“兄弟情”终在抗战时期彻底破裂。
---
四、汉奸之路与杜月笙的沉默
1937年抗战爆发,日军逼近上海。蒋介石担心青帮势力投敌,下令三人离沪。黄金荣年事已高,表示会老实待在家中;杜月笙奉命去了香港;唯独张啸林留在上海。
战乱之中,他创办“新亚和平促进会”,勾结日本人,倒卖军火、粮棉,大发国难财。1939年,他甚至接受日本人的拉拢,准备出任伪浙江省省长。就在领到委任状第三天,他被贴身保镖林怀部开枪击毙。
消息传出,举国震动。世人皆拍手称快,称这是“天理昭彰”。但杜月笙却未发唁电,也未公开表态。多年后,杜维善才说出真相——
> “戴笠刺杀张啸林前,曾征求过我父亲的意见。父亲心中挣扎,一边是兄弟情,一边是民族大义,最终他选择了后者。”
事实证明,杜月笙确实早知此事。张啸林投敌做汉奸,触碰了他的底线。杜月笙虽然曾为黑帮大佬,却始终不肯做卖国之事。面对兄弟变节,他选择了沉默与默许。
---
五、落幕与结局
张啸林死后,军统并未公开承认行动,法租界也草草结案。直到多年后,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这场“刺杀”,其实是戴笠暗中执行的“除奸行动”,而杜月笙是默认者。
杜维善曾回忆:“父亲虽然干过不少坏事,但他最讲义气,也最有民族气节。”面对兄弟与国家的抉择,杜月笙最终站在了民族一边。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长期居于香港,直到去世。黄金荣因年老留在上海,解放后并未受到追究,安度了晚年。至此,叱咤风云的“上海三大亨”,也都迎来了各自的终点。
---
结语:
张啸林的死,是一段乱世恩怨的终结,也是民族气节与私情之间的一次较量。无论他们曾多么风光、权势滔天,最终都难逃时代的审判。
参考资料:郭炜《铲除汉奸张啸林》,《文史月刊》2008年第8期;杨东晓《上海青帮三大亨》,《兰台内外》2010年第3期。
发布于:天津市香港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