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孙淑琴)金秋十月,层林尽染。10月26日上午,春泥诗社志愿服务团与爱基金平度手牵手东北山团联合开展“手牵手·诗意人生我心飞翔”主题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的参加人员有手牵手平度团团长姜波、各分团团长、东北山分团的志愿者、受助孩子、春泥诗社志愿者和相关服务人员约60,以及春泥诗社本部社长董福寿,本部常务副社长王学光,春泥诗社志愿服务团团长琴子,志愿团常委以及诗社本部各诗会代表参加。他们走进旧店镇东石桥村平度市中共一大会议旧址和罗头村党支部旧址红色基地,赴一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的秋日之约。
红色基地 爱国基因 永远流传
在东石桥村与罗头村红色基地,孩子们驻足于珍贵的革命文物前,眼中满是对老物件的好奇与对艰苦岁月的沉思。罗头村的程绍志老先生以生动的革命故事为引,将一段段烽火岁月激情还原,孩子们屏息聆听,崇敬之情在心中悄然扎根,也让孩子们的爱国热情澎湃激扬。

春泥大讲堂 诗心传承 诗韵悠长
春泥诗社本部社长董福寿以《诗歌启蒙》为题,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带孩子们探寻诗歌的发展轨迹,从“关关雎鸠”到“床前明月光”,从古诗词到现代诗歌的转场,在趣味互动中传授诗歌写作技巧。
春泥诗社志愿服务团团长琴子则引领大家畅游“诗词里的秋天”。从“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豁达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从“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孤寂到“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迷茫,古人笔下的秋景与情思在讲解中鲜活起来。孩子们仿佛穿越千年,与诗人共情冷暖、共沐秋光。
诗情画意缓缓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在诗韵互动环节活动氛围达到高潮。志愿者们或朗诵原创诗作,或品读经典名篇,诗情荡漾。孩子们也勇敢走到前台,用真诚的声音表达对诗歌的感受与热爱,自信和骄傲的光在孩子们的脸上悄然晕开。

礼仪教育 传统文化 诗礼传家
“不学礼,无以立”。团长崔英杰围绕“诗礼传家”主题,以情景演绎、分组讨论的形式带领孩子们学习《弟子规》。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生活场景结合,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礼”的真正含义。小学长们围绕“红色精神与诗意人生”分享心得,稚嫩的话语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对奉献者的感恩。
少年强,则国强。罗头村程书记语重心长地嘱咐孩子们:要做一个感恩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殷切期望让在场者动容。
果园采摘 切磋琢磨 丰硕收获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午后,春泥志愿者走进旧店镇陶家寨西岭果园,体验果实采摘,共享丰收喜悦。粉嫩橘红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春泥志愿者虚心向陶大叔请教采摘技巧,亲手摘下饱满的果实。在土地上、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助力乡村文化复兴,是一份志愿,也是一份荣幸。

志愿践行 感恩有爱 助力未来
此次活动中,春泥诗社志愿者会同爱基金和红色基地的工作人员,用心践行“扶心”“扶志”“扶技”的服务理念,以谦和的姿态、真诚的付出。从红色基地的历史传承,到诗词礼仪的文化熏陶,将红色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入每一个环节。孩子们在精神成长与能力提升中收获满满。
未来,春泥诗社志愿服务团将继续以诗为媒、以爱为桥,牵引红色基因和优秀文化代代相传,让诗意之花在孩子们心中绚丽绽放。
责任编辑:刘亮亮
香港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